生养双胞胎有毒系列:YOU JUMP ,I JUMP
|

网图|侵删

教练给他们俩颁发结课证书时,意味深长地说道:“家长,你真是先见之明,报了一对三。”
我明知故问,为啥?
“你们家这对双儿互相影响太大了,本来他们俩不怕水,胆儿大,悟性高,基本上5节课就可以学会,非得耗到现在,就是两人在一起上课特别皮,太闹了。”
教练摇头,摆摆手,一副被伤透了心,不想再多说的样子。
听到这,我再也装不下去了。
知子莫若母,两位小祖宗什么调性,老母亲怎会不晓得。
我对教练在过去的半个月跟我经历着同款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
不同的是,他解脱了,我还得回家继续。
10节课,我全程都在旁观,亲眼目睹这一对小泼猴是如何联手把教练折磨到怀疑人生。

于是两人一起面对面地练习换气,教练去教另外一个小男孩。
刚开始还练习得好好的,玩心较重的圆圆就耐不住寂寞了,开始往圈圈身上泼水,圈圈也没经得住诱惑,这一来二去的,两人就开始玩起了打水仗。
气得教练只能暂停教学,把两人拎上岸,花了半天工夫去整顿课堂纪律。

圆圆充分发挥他的运动天赋,很快就掌握了动作要领,然而下水练习时就蒙了,老是忘记勾脚尖儿。
教练很纳闷在岸上练得很好,怎么下水就全忘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圆圆看见圈圈没勾脚尖也能游得好,他也跟着做了。
这可把教练气得两眼直冒火,又把两人拎上岸,让他们不断地做憋气蹬腿动作练习,直到达标才批准进入深水区练习。

他这一跳,可不得了!
一向循规蹈矩,规则意识较强的圈圈,彻底hold不住了,在他看来,圆圆那跳水的动作好酷,又刺激,还很过瘾,大大满足了他对戏水的所有幻想。
于是他卸下了所有防备,抛开了所有伪装,忘记了所有安全事项,不管三七二十一,
YOUN JUMP,I JUMP!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他们。
一个哭,另一个也跟着哭;
一个饿,另一个也跟着饿;
一个生病,另一个绝对不会幸免;
一个往东边跑,另一个肯定往西边窜;
一个要抱,另一个立马过来抱大腿,哀嚎,求抱!
还有现在的他们,写作业时那些磨磨蹭蹭,拉拉扯扯,叽叽歪歪….让人恨不得原地爆炸的画面,也一一浮现在眼前…
圈圈,你的口算做到第几题?
圆圆,XX那个字怎么写?
圈圈,你为什么拿我的橡皮擦?
圆圆,快把我的尺子还给我!
圈圈,你的语文书干嘛放我这?
圆圆,你的座椅挡住我了。
圈圈,你的臭脚丫不要老踢我。
…..
双胞胎,生来就是好事很少一起来,坏事,糗事,破事,屁事,搞怪,恶作剧….全都一起上。

圆圆见不得他的弟被教练训,就好心提醒他,还给他示范动作,但圈圈不领情更不服气,非说自己这样游也很好,于是两人就开始battle了。
结果就是,圈圈还是没纠正过来,圆圆却被带偏了。
由于两人的划臂动作不标准,游了一会儿,动作稍不连贯,就容易呛水了,急得教练不知道去捞哪个。
不得不提下,跟圆圈兄弟一起上课的另外一个小男孩,他比圆圈小半岁,还有点拒水,但动作很标准,要不是有他的好榜样在,估计两人此刻还在浅水区玩过家家。
也幸好遇到有经验的教练,经过一两节课的深入了解,摸清楚两兄弟要是挨一起就会发生物理化学等各种难以捉摸的反应。
每次两人一起犯浑时,教练就让哥俩停下来看另外一个小男孩的动作和泳姿,在岸上练习时,也特意把小男孩拎出来做教学示范,下水练习时,又刻意把两人散开在不同的角落,总之有多远隔多远。
看,一对三的必要性。
正如教练所言,这是个明智的选择。

我知道,教练此举不仅是为了明年的生源,也是发自内心的一番肺腑之言。
但一对1就算了,他们俩真不适合。
圆圈兄弟这次愿意学蛙泳,有一半是为了玩水,哪里是真心想学,要是一对1全程被教练盯着逼着去做枯燥无味的练习,肯定会坚持不了。
我已经想好了,明年的自由泳,一定选1对多的小班,比如一对5或6。
一对多,能让两兄弟在集体中体会到竞争与合作的快乐,扩大圈子认识到更多朋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整天陷在两人世界中,好的时候腻腻歪歪,不好的时候打打杀杀。
更重要的是,集体的正面力量会在无形中削弱两人在一起时那些互相干扰的负面影响,在与一群小伙伴的交流和互动中,两人更能找回自己,挖掘自己,自由发挥。
把握自己的节奏,不因他人的节奏,而乱了自己的节奏。
而这正是我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