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太粘着对方,如何拆?
|

网图|侵删


只要哥哥跟其他小伙伴玩,平时乖巧温顺的妹妹就会发脾气哭,生怕哥哥被人抢走了似的;而宠妹心切的哥哥,要是看到有小朋友靠近妹妹,也会不高兴地把对方推开。
两人似乎心意相通,有自己的一个小世界,里面只有他们两人,不允许有其他人。
兄妹俩从6个月开始就有互动,会微笑、打手势、递玩具、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交流很默契,从不打架抢玩具。

这让那些经常爆发手足纷争的二胎家庭情何以堪呐,大家都默默觉得这是妥妥的凡尔赛,只有我对这位龙凤胎妈妈表示深切的同情:阿弥陀佛,要是圆圈兄弟也像这对龙凤胎这样如漆似胶难分难舍,我也会崩溃的。
相比耳磨厮鬓,我更倾向于看到双胞胎更真实的另一面:上一秒苦大深仇厮打在一起,下一秒情深似海熊抱成一团。
在人际社交方面,圆圈从小到大的表现尚且正常,比如手足间常见的互咬,互厮,互踢,互打,互抢….每天都在上演。
入园后,他们经常不在一起玩,即便是老师刻意把他们安排在同一桌,他们好像有仇似的,不自觉地分散开来,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不相亲相爱就算了,还会为了争抢某个玩具或者与某个可爱的小萝莉在同一组打得不可开交。


- 两人只跟彼此玩,拒绝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 彼此不找对方玩,但若没见着了,又觉得离不开对方。
第二种情况应该占绝大多数,圆圈就属于第二种,相对而言,比较让人省心,有时还很暖心。
但第一种情况也不少哦,比如上述那一对只专注在两人世界的龙凤胎兄妹,还有上一期推文《没有一模一样的双胞胎》,有妈妈留言说【我们才上小班,两个人喜欢黏在一起玩,不太喜欢和别人玩】也属于第一种情况;



入园前,双胞胎孩子们在一起生活,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小集体,有其自然形成或是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当这个小集体遇到大集体时,他们手足间固有的平衡感就会被打破。
有些双胞胎平时习惯了只有两人的玩乐空间,若突然出现很多小伙伴,会很不适应,会有种领土被侵犯的感觉,于是就对其他小朋友有抵触心理!

总之,尽可能多创造机会,让双胞胎与同龄伙伴一起游戏和活动,减少孩子们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锻炼孩子们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

这样可以帮助双胞胎孩子们尽早发现自我的存在,还有自己的独一无二,从而渐渐从狭窄的二人小世界中脱离出来。

比如,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挑衣服、玩具、书包,参加各自喜欢的兴趣班等,通过给自主权,提高孩子们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在慢慢长大。,

可能刚开始,两孩子会很不适应,会彼此思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家长和老师的适时引导和关怀,这种情况一般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他们会重新找到属于两人的相处模式和平衡点,快速和谐地融入到大集体。

双胞胎自带天生的玩伴,不代表不需要其他玩伴,他们其实比普通的兄弟姐妹更需要除手足以外的其他玩伴。

所以,从今天开始,双胞胎爸爸妈妈们又多了一个艰巨的任务:敞开大门,带上双胞胎,去给他们找小伙伴玩吧!
养育双胞胎(ID:caretwins)
双胞胎微信社群
孕育群(单绒单羊/单绒双羊,双绒双羊)
养育群①,②,
教育群①,②
孕爸群,奶爸群,
双胞胎同城群(深圳,广州,上海,北京)
如需入交流群,添加微信号twinsbang1申请入群
国内首家双胞胎育儿网站
www.sgguy.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