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模一样的双胞胎
|

网图|侵删

虽然他们兄弟俩长着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孔,但我只凭他们说话的声音,走路的姿势,控球的方法,发怒的表情,就能分别出哪个是圆圆哪个是圈圈。
他们两个有太多不同甚至相反的个性,根本不存在难以区分的问题。
最棒的体验就是,每个孩子对不同情况做出的反应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情感风格,所以在双胞胎哥俩闹脾气时,我的方法也是区别对待的。

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有时甚至拒绝说话,不管怎么撩他都不肯说。
这点我忍受不了,因为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人,经常被坏情绪牵制着,别人进不来,自己走不出去,完全靠偶然间的自我救赎,我很清楚这种钻牛角尖的痛苦,不希望他也深受其害。
我知道该怎么拯救他脱离坏情绪,他非常需要一点空间去自己思考事情,然后才能慢慢冷静下来。
若在他还没准备好,或是还在情绪爆发的刀口时,着急着去说教开导,必定会适得其反,亲子关系必定伤痕累累。
而我能做的就是:忍!
忍住关心的焦灼之情,在他准备好跟我谈谈的时候,随时奉陪。
只要他肯开口说话,说出感受,一切都好办。带他去公园走走,去便利店买点小零食,一起聊一些开心神奇的事情,他就会慢慢跟我讲到底怎么回事。

因为怀着他们俩的时候,是上下铺,他就是那个被B超医生说挤得头变形的F2宝宝,被挤在耻骨处动弹不得,直到现在他的头型还是有点长而尖,我经常笑称他为小圈。
他生气时,如果我把他关到他自己的房间里去,他会更愤怒;如果让他自已待着,不去理会他,他会完全受不了。
这种愤怒的情绪会压垮他,在他这种愤怒的背后其实糅合着各种创伤和焦虑的情绪。
有时候,对于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我必须给他设置一个界限。
如果在小圈被坏情绪逼到濒临崩溃时不去介入、不去管他的话,他的情绪就会像火山喷发一样不可收拾,遭殃的我就像一个人孤零零站在高速公路快车道上,进退两难。
小圈是个外向的人,他需要的是妈妈及时与他交流,才能遏制这种恶劣情绪的扩散。
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坐在他身旁,倾听他讲话,帮他理清这种状况。
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处模式,目前来说非常适合我们娘仨。我很庆幸,我能赶在他们6岁的叛逆期前,找到一个属于我们娘仨,且不会彼此伤害,还能让三方关系稳定平衡的相处模式。

后面才知道,小屁孩懂个啥子公平,我总不能被牵着鼻子战战兢兢地走。
就性格而言,并无好坏之分,针对不同性格的双胞胎,我得尊重他们的不同,又要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不同,并针对性地给到孩子们不一样的“特殊待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碗水端平。

别急着否认哦!
想想看,你是不是经常看到一个娃是天使,另一个娃是魔鬼,而总是对魔鬼的娃抱怨为何他不能像那个天使娃一样好带又省心。
如果你真的有这种感受,那说明你已经潜意识地把他们当一个整体对待了。
把双胞胎当一个整体对待,很容易一刀切,做什么事情,都习惯流水线操作,捆绑式对待,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生活中,你可以给双胞胎买一模一样的衣服鞋袜玩具,喂奶也是一个喂完换下一个,才不管另一个饿没饿,换尿不湿也是换完换下一个,也不管另一个尿没尿…这无可厚非,只是个习惯问题,怎么方便怎么来。
但是,在教育上,请及时摒弃这种惯性思维吧,分明是两个活生生的孩子,动静分明,独具特色,你总不能图自己方便,大刀阔斧,甭管啥事,先切再说。
双胞胎只是天生一对,并没有一模一样。
这里给小白双胞胎妈妈的建议是:多陪伴,多寻找,多发现,双胞胎身上的不同点和很多奇妙之处还等着我们去细心发掘哦!
有道是:正确的教养应从“观察”开始。
对我们双胞胎家长来说,这个‘观察’似乎要加倍重视些,有对比才有差异,在日常教育中发挥双胞胎孩子们彼此性格上的优势,针对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让两孩子一起讨论交流,取长补短,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在相互欣赏中,彼此切磋中共同成长。
养育双胞胎(ID:caretwins)
双胞胎微信社群
孕育群(单绒单羊/单绒双羊,双绒双羊)
养育群①,②,
教育群①,②
孕爸群,奶爸群,
双胞胎同城群(深圳,广州,上海,北京)
如需入交流群,添加微信号twinsbang1申请入群
国内首家双胞胎育儿网站
www.sgguy.com
